百度財報凸顯國際化潛力 張亞勤早已定調海外之戰
來源: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6-02-29
百度
顯得疲弱的中概股,因為百度財報的公布而再度振奮。就在2月26日,百度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全年百度總營收達到663.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3%,而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則高達663%,大大超出華爾街預期。
除了國內市場之外,百度本季在海外市場上的戰果也頗引人關注,百度國際化的產品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百度國際化移動端產品在全球已經擁有超過2.6億月活躍用戶。通過移動廣告和付費應用,2015年百度國際化移動端收入下半年較上半年增長600%。
取得這樣的成績,并非一日之功。百度總裁張亞勤曾表示,百度全球化有十年時間,有實質性的進展可能是過去的兩年。而近年來愈發清晰的運營思路,是百度國際化在全球形成現象的重要原因。
“和中國相似的地區”是重點
百度國際化戰略中的第一個重點,是對于地區的的選擇。世界之大,不同的國家民族林立,發展各有不同,并非每個國家都適宜大舉投入,有的放矢的重點地區運營,讓百度國際化能夠收獲最大化的回報。
“我們選擇和中國很相似的國家,有大的規模、很多的人口,移動互聯網正處于爆發的前夕。”張亞勤表示。從大局看,這是一個非常聰明且務實的選擇,不少國家雖然一片市場空白,但培育期漫長難以實現利潤需求;發達國家雖然市場大、熱錢云集,但競爭也更為激烈,遍布紅海。
而像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有著滿足互聯網市場快速發展的基本經濟實力,同時又有著眾多的人口,這在講究“人口紅利”追求數量的互聯網領域中尤為重要,而中國互聯網企業更為先進的技術和類似的發展經驗,使得自身競爭力更強。這些地區作為百度國際化最大的市場、貢獻最多的營收,也證明了這一運營策略的成功。
小工具盤活大產業
在張亞勤對外透露的百度國際化三大策略中,產品策略與人們對百度公司的傳統印象最不相同。在國內,作為互聯網巨頭的百度做平臺、做入口,但在百度國際化中,小小的工具型產品形成矩陣,才是百度在海外做大產業的關鍵。
對于發達國家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工具型產品一直就不是他們的重點地帶,反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更擅長于這種“免費工具換用戶”的套路。而對于中小互聯網企業而言,百度作為巨頭企業的技術優勢、資金優勢都是碾壓級的,這讓百度國際化在做工具型產品時非常得心應手,在藍海地帶游刃有余。
跳過PC階段,百度國際化直接進入移動+產品階段,精準發力,正是張亞勤所說“有實質性進展可能是過去的兩年”的重要原因。包括百度魔圖、DU Battery Saver、DuSpeed Booster、Simeji等移動工具,獲得了全球用戶的喜愛,而通過DAP海外移動廣告平臺的上線,巨大的流量得以形成廣告變現,獲得與包括開發者在內的合作伙伴的共贏,從而盤活了百度國際化的大產業。
考驗全方位實力的O2O,造就百度國際化未來
第三大策略,則與百度公司的整體戰略緊密相關。當前,百度在O2O、服務性電商方面的投入巨大,在百度看來,這是一場必須勝利的戰役。不過相比與國內激烈的絞殺式競爭,百度國際化的O2O產業在悄然間已經在海外開花結果。
此次百度財報中在公布“電商化交易總額”時,將巴西O2O服務商Peixe Urbano與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直達號等并列提出,顯示這家百度國際化在巴西收購并運營的企業,在百度中的戰略地位正在迅速提高。當前Peixe Urbano已經超越Groupon成為巴西最大的O2O平臺,給百度O2O戰略展現出不一樣的未來。
相比線上的工具型產品,O2O考驗的是企業全方位的實力,既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先進的技術引領、還需有對本土市場的熟悉和靈活的運營方式。在這點上,百度國際化另辟蹊徑,在充分尊重每個國家國情、開發針對本地服務的場景之外,重點利用到了像百度糯米等在國內市場跑出的經驗。由于國內O2O市場發展更早、競爭更為激烈,成功模式拿到海外能夠收獲更高的回報。
在O2O領域的成績,讓百度國際化乃至整個百度公司,看到了未來的新可能性。當國內經濟形勢不明朗,互聯網市場也陷入到一片紅海競爭中時,百度國際化的三大策略讓自身從全球市場脫穎而出,更是為百度成為國際化公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文章編輯: AiWeTalk在線客服軟件(www.naixinwang.cn)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