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團購網站陷入“寒冬” 13%九月份不能正常訪問
來源:站長新聞AiWeTalk的空間 2011-11-22
成都團購從業者李飛(化名),做過團購網、團購導航網、在線客服系統,最多時月入四五萬,曾有十多名月薪四五千的員工,但隨著團購寒冬的到來,一切都只是過去了。李飛介紹,現在日子很難過,就剩下他和一個同伴還在苦苦支撐,目前他們在考慮轉行。
A
樣本:從擁有十多名員工到只剩兩桿槍
畢業一年做團購老板
今年25歲的李飛2009年畢業于成都某高校,專業是電子商務。去年初,他和4個朋友決定一起創業,投身團購大潮,因為他們覺得門檻低、投入少、運營起來也容易。
幾個人籌了5000塊錢,購買了服務器和域名,下載了團購網站代碼和程序,雖然沒有辦ICP證,也沒有在工商部門進行登記,但李飛的團購網站還是干起來了。“開始還是有一些利潤,也招了十多人做銷售,銷售員工資高的能拿到四五千。”
去年下半年,北京一家團購網站看中了李飛的網站,想發展成為分站,并給百余萬的投入。但是,資金還沒到位,網站資金鏈就差不多斷裂了,員工跑光了,此事也不了了之。
之后成都的團購網站越來越多,全國各大知名團購網站也紛紛進入成都開分站,李飛感到更支撐不下去了,今年2月就把團購業務停掉了。
從團購轉向團購導航
停掉團購業務之前,李飛發現了新商機:消費者團購時往往要開數個網站“貨比三家”,費時費力,何不把團購信息集合在一起?于是,去年底,他開始做團購導航網站,還加上了團購點評、團購地圖等多項輔助功能。
至2011年1月,不到2個月時間,網站就實現了盈利,會員有4萬多人。李飛告訴記者,尤其是今年三四月份,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他們的廣告位經常被哄搶,一個月這塊收入有四五萬。
但好景不長,隨著行業資本投入的減少,李飛明顯感到日子難過。“從6月份開始吧,每個月談廣告的客戶減少幾家,尤其是過了10月,客戶一直往下掉,衰減全面爆發。當初的合伙人也散了,就剩下兩個人在支撐。”
李飛說,現在除了維持網站的運行,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盡快轉行。
B
數據:13%團購網站九月份不能正常訪問
降薪、裁員比較普遍
李飛的經歷不是個案,記者采訪中,從業人員都表示,團購這碗飯越來越難吃,不管大小團購網站,都面臨著危機。“形勢不好沒有做大的本地小網站是最先被淘汰的對象。”團購行業高管吳先生說,“大網站的日子也不好過,紛紛降薪、裁員。”
吳先生向記者透露,團購網站銷售類員工工資按底薪加提成,一些網站對傭金不高,如2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以下的單子,都不給員工算提成了。
而前一陣傳得沸沸揚揚的團購裁員也籠罩著成都市場:“一家大型團購網站在成都最多時有60多人,現在只有20多人;另一家全國性團購網站,這兩月的人數也從30多人變到10多人……”
成都晚報記者致電窩窩、團寶等網站有關負責人采訪時,他們多以“結構調整、少量末尾淘汰”為回應。
團購滲透率僅3.2%
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收錄的數據,今年9月共收錄成都團購網站162個,其中能正常訪問的有140個,也就是說有超過13%的網站不能正常訪問。團800創始人胡琛表示,“有銷售人員的團購網,更少。”
此外,一份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做的調查表明,成都的團購滲透率排名是全國16個主要城市里最低的,僅為3.2%。
C
專家:團購網站應謀求轉型
成都團購市場的蕭條不是個例。今年八九月團購網站資金較為緊張之時,美團網CEO王興就曾對成都晚報表示,不可能所有團購網站都發展得很好,此前是燒錢階段,大的團購網站幾乎都沒有賺到錢,現在的問題是快速擴張后,不得不進行的緊急收縮。拉手網CEO吳波早就預言,到今年年底,綜合類團購網站只會剩下 5—10家。
對于成都團購市場的現狀,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商務系副主任袁華并不意外,“團購本身就是一個燒錢的行業,資金和產品實力不雄厚很難生存,建議多數團購網站盡早轉型。”“到后期主要是以信息服務為主,但資金和產品是基礎,如果這兩者不雄厚很難立足。”在袁華眼里,做機構服務、社區服務都是很好的轉型方向。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