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片書這一微小行業看小企業的電子商務
來源:電子商務 2013-07-1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的日益成熟以及人們越來越了解互聯網,人們的生活也隨之離不開網絡;難以想象如果現在的社會沒有互聯網,我們的生活將變成一個什么樣子?難道我們又回答整天呆在家里看電視或者人手一本雜志去看,我想很多人特別年輕人會因此而崩潰的。因為我們都可以觀察到現在的年輕人的實際現狀是:大多數人幾乎每天都要使用電腦上網,而且手機基本上都是不離手的,就算在吃飯的時候或者坐汽車的過程中,手機還在自己手里玩弄,不是刷微博就是玩游戲在或者看新聞等。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以至于開始在網上形成了以前難以想象的即時交易。所以在十多年前一些智慧的精英們就斷言21世紀的商務活動將有大部分在網上完成交易,而電子商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似乎已經證實了這些預言家的先見。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堅信,將來的商業活動必須依賴互聯網而進行,不管企業的大小,涉足電子商務也是必然選擇。
很多中型企業由于手里有相對小微企業更多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和財力;以至于沒把握一個方向就隨波逐流,看到那些大巨頭們涉足哪個領域發了家自己也投入大量資源去做這些事,但等這件事的熱度已經過去了自己還沒理清頭緒,更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當他們終于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出來的時候,這種模式卻早已經被那些巨頭們舍棄了,不知不覺中發現人家又在發新財。自己卻是丟了夫人又折兵。這樣一來這些企業在互聯網的浪潮中翻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但不管怎樣,在再怎么惡劣的環境中總會有那么一部分屹立不倒。中國電子商務的鼻祖馬云在多年前就說過“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能力是靠身體的大小來衡量的,現在人的生存能力卻是靠自己的腦力來衡量的;以前的企業越大越好做,以后的企業是越小越好做,因為小企業靈活”,不可否認他當初這一系列的言論是在為他自己的產品埋伏筆,但這些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現在的電子商務行業很多公司都是在血拼,有的甚至拼得遍體鱗傷。就說這個6月有多少個巨頭在群毆,京東、天貓這些巨頭哪個不是為了六月中旬的那個幾天砸進數以億計的資金。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他們這是花錢湊熱鬧;在中小微型企業來看,是自愧不如。但就是小企業的自愧不如,才讓他們知道在日常活動中知道“省著用”,他們使用自己的任何一個人員或者任何一筆資金都是精打細算的,只有符合自己的利益之處才會去動用自己的資源,他們往往面對的面很小,就是自己做的那一個小塊,而不像巨頭那樣無孔不入。他們往往最了解這個小行業中的生存法則,也最熟悉的這些產品,更能理解自己這個小圈子里用戶的需求。雖然這一切也許在他們公司內部沒有像大公司那樣正式的成文的體系,但這一切都印在他們大多數員工心里。而這些小企業往往有自己的產品,今天筆者就照片書這個小行業來討論下,為什么說這個是小行業?因為在這個行業中成規模的企業不多,一個省份多則有幾個,少則沒有。而全國性的也沒有幾家。就筆者對這個行業的了解,一些大公司雖然財大氣粗以及有成套的管理及營銷體系,但他們對產品的了解不一定比小企業多;小企業的產品往往比那些巨頭的更好,而且實質上的用戶服務也比大公司到位。但現實是大公司們包攬了行業大多數的業務,而小企業們只能分一點殘羹冷炙,這就是因為小企業沒有大企業那么善于在用戶面前“忽悠”。
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的情況?筆者概況起來也不外乎以下幾個因素:第一,大公司一般來講信譽度相對較高,而且可以用其他的業務帶動相關業務的發展以及引來用戶流;第二,大公司更擅長獲得用戶的一個好的第一印象;這樣就算小企業做產品和服務再負責,用戶開始就去了大公司,怎么會跑到小企業那去?第三,小企業的策劃做得沒有像大公司做的讓人看著就飄飄然;第四,小企業不擅長對用戶行為的分析,更不擅長挖掘潛在用戶;第五,小企業沒有太多的資源去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
其實原因很多人都知道,但要改變小企業艱難的現狀,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他們的執行力;如果問題擺在面前也不去解決,那么再好的理論或者道理都是徒然的。最后希望有一天小企業們能真正做出自己的特色,在風云變幻的互聯網中靈活生存、充滿活力!
本文來源:(由69DIY照片書會員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編輯: 365webcall在線客服系統(www.365webcall.com)
我的評論
登錄賬號: | 密碼: | 快速注冊 | 找回密碼 | ![]() |